|
行业资讯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温州“炒煤团”深陷山西 500亿投资或“蒸发” |
温州“炒煤团”深陷山西 500亿投资或“蒸发”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www.jswfgxs.com 发布时间:2009/10/11 阅读:929次 【字体:大 中 小】 |
温州资本曾被冠以“炒煤团”,但今年随着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一纸通知,温州人在山西投资的500多座煤矿全部要进入被国有大型煤矿兼并或收购的行列。这场在煤炭行业首次刮起的“国进民退”资本“战役”,将会给温州资本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批数字巨大的温州资本将会去向何方?三名记者远赴山西,深入矿区采访十多天,探究温州人在山西投资煤矿和此次“国进民退”大整合运动的“台前幕后”。 黄益铫是一位在山西省宁武县拥有3座小煤矿的温州投资者。近来,他一直没在山西,而是去了上海等地散心。黄益铫说,宁武曾经是他寄托人生梦想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的噩梦,他不想再踏上这片伤心地了。 山西,这个曾经让温州民间资本辉煌一时的地方,现在又成了众多像黄益铫这样的投资大佬的伤心之地。目前,大部分在山西投资煤矿的温州老板已经悄然离开山西,仅留下小部分投资者还在苦苦等待当地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相关补偿,温商500多座煤矿500多亿元投资,不知道还能得到多少回报。 山西“最后通牒” 压减60%煤矿 “没有赔偿条款,没有具体补偿金额,早上我‘被迫’与山西汾西矿业集团签订了一个协议。”9月21日中午,记者得到了远在山西宁武的温州煤矿投资商李松权的最新消息。他在电话中无奈地告诉记者,在宁武的温州煤老板,基本上都签订了这么一个协议,而当天上午,在政府的最后通牒下,他是最后一个签订了协议的温州人。协议的名称叫《进驻被兼并煤矿协议》,这意味着,在李松权等温州煤矿投资人坚持了一年多时间后,他们将彻底离开曾经拥有的小煤矿。 今年3月2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关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及资源权价处置办法》,山西省境内的小煤矿将由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进行全面的整合重组,山西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全省仅保留1000座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炭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此次对小煤矿的整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被称之为煤炭资本领域的“国进民退”。而当时,山西共有煤矿2598座,这也意味着将压减60%以上。黄益铫的三座煤矿的年核定产量都是15万吨,全部属于要被并购的小煤矿。 前不久,山西省给当地各级政府提出要求,今年9月20日前,各地必须完成所有小煤矿并购接管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并购任务的,要追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责任。宁武县境内一共62座小煤矿,其中温州人投资的有17座,此次都要被收编“国有”。为了完成任务,宁武县也同样向温商发出“最后通牒”,希望早日完成与小煤矿主的损失补偿谈判。 此次参与宁武县“收编”小煤矿的国有企业主要是汾西煤矿集团,最近,宁武县政府和汾西煤炭集团的人天天给黄益铫打电话,希望黄益铫与并购的国有企业面对面谈判,早日结束并购工作。可是黄益铫都称自己在外地,没有时间。此次,黄益铫受本报记者之约从上海飞回宁武县。 近日,当地资产评估公司对各家小煤矿的资产评估结果出来:年产15万吨的煤矿资产基本上在4800万元左右。按照山西省的有关政策,此次小煤矿被并购的补偿分三块,资产、已缴纳矿山资源费1700万元的返还和其他损失补偿,加起来每座投资亿元以上的小煤矿能得到5000万元—8000万元的补偿。“其实小煤矿要被整顿并购都是政府的政策,作为民营小煤矿谁都扛不住,之所以迟迟没有跟政府和来并购的国有企业接触谈判,就是不愿看到寄托着自己梦想的三座小煤矿,就这样一下子化为泡影,这太让人伤心了”。黄益铫叹了口气说。温州资本在宁武县投资煤矿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温州人在宁武县投资的小煤矿一旦被并购,也将意味着温州500亿元民间资本筑起的500多座煤矿可能全军覆没。 汾西煤矿集团参与并购工作的张先生说,从目前国有企业并购小煤矿的底线来看,全部按照资产评估公司的评估来给小煤矿主补偿是不可能的,还要打一定的折扣,另外补偿款一次性付给被兼并的企业也不可能,只能是先付一部分,而后分期付款。 温州资本曾是山西煤矿 最著名“民间资本” 黄益铫的家乡在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该镇几乎每年都要受到洪水的侵扰,再加上这里人多山多地少,为了生计,早先年,许多平阳人到山西下矿井挖煤。上世纪80年代初,黄益铫的岳父跟许多温州人一起来到山西下矿井挖煤。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放开,许多温州在山西挖煤的人开始以承包、联营等形式投资煤矿,承包年限一般在几年到几十年不等。1996年,黄益铫岳父和几位朋友一起,筹集了200多万元,在山西承包了一口煤井。但是,当时煤炭的价格不仅非常低,还一路下跌,跌到了每吨仅10元。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黄益铫岳父他们就亏了400多万元,结果不得不转让给了别人。而现在,同样还是黄益铫岳父当年的那口矿井,评估价值已达到了5亿元。 2000年后,煤炭的市场开始有所好转,特别是2002年到2004年间,煤炭的价格一路攀升,焦煤每吨上升到近400元,再加上国家的政策环境又比较宽松,煤炭投资又一次被温州人所看好,温州资本也又一次涌入山西煤炭行业。到2002年,温州资本已成为投资山西煤矿最著名的“民间资本”。一个在当时盛传的数据显示,温州资本一度掌控了山西60%的小煤矿,年产煤炭8000万吨,占山西省煤炭总产量的1/5、全国的1/20。 随着煤炭投资的不断升温,同时山西省也出台了许多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煤炭小企业的政策。温州资本又源源不断地流向山西,进入煤矿。据介绍,2005年到2006年两年间,仅平阳县水头镇进入山西投资煤炭的资金就在300亿元以上,在山西估计有500多座温州人投资的小煤矿,总投资在500亿元以上。黄益铫正是在这个时期投资近5亿元,在宁武县收购了3座核定年产15万吨的小煤矿。这样算起来,温商有两代人在山西投资煤炭。 黄益铫投资宁武县煤矿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办理相关开采证件。去年三四月份,证件办齐全了,原本想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可是在奥运会前,山西所有小煤矿临时性停止开采,结果一停到了现在要被并购。前后三座总投资5亿元的煤矿仅仅开采了3个月。 最大风险来自 政府频繁的政策变化 2004年前后,温州资本在山西煤炭行业的投资如火如荼,声名鹊起,并被冠以“炒煤团”,备受舆论关注 据在宁武县投资的温州煤老板介绍,在煤矿投资最辉煌时期,许多煤老板可以说每天都沉浸在数钱的喜悦中,那钱都不知道是怎么赚过来的。随着工业发展和一座座煤电企业的建成,作为紧俏货的煤炭一直不愁卖,经常是煤炭还在矿井里,钱都已经到账了。这些情景让许多温州人冲动不已,总想找机会投资煤矿,现在终于成功投资煤矿了,也体会到了投资煤矿的巨大风险了。 投资山西煤矿最大的风险就来自政府频繁的政策变化。在山西省出台《关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及资源权价处置办法》后,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通过认真的调查,给山西省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在兼并重组活动中切实维护浙商煤矿企业合法权益的紧急报告》,《报告》中说,近来在山西投资煤矿的浙商,“总是投入巨资给自己的煤矿配置了各种生产设备和安全措施,使煤矿的生产能力、安全水平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发展,但是不少煤矿在刚完成基础建设,准备开工时,却不断遇到地方政府的停产令——最常见的是政策变动,地方政策每年都要发文件,要求提高煤矿门槛,包括提高单井规模、提高煤矿产能、提高安全水平等,而这些政策往往是前一次的建设还没有完成,又要按新的政策去投资建设矿井。加上几年来,山西只要有矿难发生,所有煤矿就必须停产检查,而一旦停下来,何时复工就遥遥无期”。这就是风险,而且这风险是不能预料的。 2002年,平阳人林泰在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投资近2亿元与高山村联营一家煤矿,经营期8年。在投资煤矿的几年时间里,几乎是在当地政策的不断变动中度过的。2005年,南郊区一共有170家小煤窑,当地政府计划经过整顿缩减到58家,后来说只保留42家,不久又说只留35家,再后又说仅保留24家。为了使自己的小煤窑能保留下来,林泰不仅投资增加产能和安全设备投资,先后还给当地政府缴纳了3000万元。再加上其他的费用,将原来几年所赚到的钱全部用了进去,结果等了三年的时间,去年7月份,又一份文件下来说,大同市的小煤矿全部要被强制关闭。 黄益铫告诉记者,投资山西煤矿心里总是一惊一乍的,一下子被关闭整顿,一下子临时停产,总是没完没了。在没完没了的停产整顿中,煤矿赚不了钱。黄益铫说,他的山西煤矿投资者圈子里,赚到钱的仅三个人。(文中人物除林泰是化名,其余均是真名。) 新闻回顾:山西煤老板将退出历史舞台 煤企大规模重组 山西日前启动中国最大规模企业重组方案,要求将煤炭企业从现在的2200个减少到100个左右。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规划发展处处长苗还利表示,这次兼并重组后,山西将彻底终结小煤矿,煤老板退出历史舞台已成定局。 山西煤老板面临转型 3000亿资金寻出路 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大量煤老板被迫集体转型。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大约有3000亿元的资金,而国内资本市场低迷、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出路成问题。 评论专题:再见,煤老板 人们不需要太好的记性力,也会回忆起那些在北京买房子一出手就几百套,买几十辆悍马排着队开的山西煤老板群体。但我们现在很少能听到关于他们的新闻,不是他们学会了不折腾,而是因为这个群体正在渐渐消失。他们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群体,在这一轮国进民退的大潮中,他们也不是最受关注的群体,但我们也许应该思考一下,煤老板们的消失意味着什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