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钢铁业:“去库存化”凸显产能困局 |
中国钢铁业:“去库存化”凸显产能困局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www.jswfgxs.com 发布时间:2009/12/11 阅读:1017次 【字体:大 中 小】 |
由高产量带来的高库存,始终是今年钢材市场的关键制约因素。国内钢厂只要“熬到了盈利临界窗口”,首位的冲动就是复产、扩产。再加上今年出口大幅下降,进口上升,国内可供消费的钢资源量更为放大。 这一年里,国内钢价起起落落已有几个来回,但高库存状况却始终如影随形,直接抑制着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完不成的“去库存化”,其背后凸显的是钢铁业产能的困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产能多少的数量问题,而是一个结构问题。
危机中的“历史新高”
2009年在全球钢产量同比大幅下降的同时,中国钢铁工业的产量却是不降反升,尤其是到了今年第三季度,日产钢水平更是连创历史新高。
全球矿业巨头在市场报告中视之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复苏的积极信号”。但在国内,业界人士和市场研究人员对之的评价要复杂得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说,今年前8个月,全球除中国以外的钢产量同比减少1.86亿吨,下降32.4%,而中国却增加了1828万吨,同比增长5.2%。今年上半年,国内钢铁业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逐步走出低谷,但是,产能超需求释放,导致钢材供大于求,库存增加,钢价剧烈震荡。
据中钢协估算,如果四季度按企业正常的检修安排来排产,全年钢产量可达5.5亿吨左右,比去年净增5000万吨左右。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认为,如果四季度平均日产钢维持9月份水平不降,进出口持平,则全年钢的表观消费量将比去年增加1.2亿吨,初步估算将过剩2000多万吨。
“高库存”带来的痛苦震荡
本来,经历了去年下半年危机爆发期急剧减产的中国钢铁业,在初步完成了一轮“去库存化”之后,可以轻装上阵。但迫不及待的产能过度释放,使得钢铁业只能在反复震荡中被动调整。
据市场研究人士回顾,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钢铁业去年下半年连续4个月钢产量负增长,消化了大量的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使钢材价格从去年11月下半月开始连续10周回升,到今年2月初,钢材价格指数从此前的最低价位回升了7%以上,3月份粗钢日产水平达到145.48万吨后,钢价再次重返下降通道。
今年二季度,国内大批新开工项目启动,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从5月份开始,钢价返回上升通道。之后又开始大幅回落,出现暴涨暴跌的大幅震荡走势,螺纹钢、中板和冷热板卷价格一度深跌12%至25%。
“我的钢铁”资讯机构研究中心负责人俞连贵说,由高产量带来的高库存,始终是今年钢材市场的关键制约因素。国内钢厂只要“熬到了盈利临界窗口”,首位的冲动就是复产、扩产。再加上今年出口大幅下降,进口上升,国内可供消费的钢资源量更为放大。
产能困局如何破解
从2009年中国钢铁业起起落落的运行轨迹来看,归于一点,就是产能困局如何破解。从长远而言,是一个远为复杂的产能结构优化的战略问题。
“我的钢铁”资讯机构首席分析师贾良群对记者说,产能问题“永远是一个市场的问题”。从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来看,钢铁业依然有增长的空间。所以去产能化是一个阶段性命题,而产能上的调结构却是一个长期命题。
吴溪淳说,今后中国钢铁业的竞争力应该体现在与国外钢企争夺国内高附加值钢材市场的占有率上。
吴溪淳说,中国要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必须具备四个显著标志:一是要有较强的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二是占主体地位的钢铁生产方式要实现现代化;三是布局合理,物流成本低,资源配置效率高,能够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四是产业集中度较高,市场调控能力强,能够与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用户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