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将近,2010年度中国钢铁企业将迎来怎样的铁矿石价格,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消息。但可以确定的是,今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方形势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凶多吉少”。
周二,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宣布,“数量众多”的亚洲钢铁企业已经同意,取消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简称长协价),转而采用短期定价。同时,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也已同意,以季度为时间单位,从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购买铁矿石,价格比去年的长协价高出近90%。
目前,中方尚未接受短期定价的方式。在昨天举行的2010中国铁矿石大会上,虽然淡水河谷力推季度定价机制,但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罗冰生表示,中国钢企尚未接受短期合同。此前态度强硬的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也继续强调,一定要坚持长协机制。
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代表中国参加谈判的宝钢本月曾表示,改变年度定价机制是“合理”的。3月31日的一篇报道,更表示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已经与日本和中国钢厂签署协议,钢铁业同意采用季度合约定价机制。 不能排除矿业巨头为谈判造势的可能性,真实情形仍旧扑朔迷离,然而,“形势比人强”,在中国钢企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情况不容乐观。 全球铁矿石市场早已转变为卖方市场,而且中国的铁矿石需求也持续上升。虽然2009年的铁矿石价格不能令中方钢企“满意”,但中国的铁矿石实际进口却并没有减少,全年累计进口量6.27亿吨,反而比上一年增加了41.6%。按照这种经验,虽然中钢协表示中国钢铁业利润率很低,又有大量钢铁库存,但在与三大巨头的谈判中,难有说服力。
实际上,对中国钢企来说,情况还可能更糟糕,根据必和必拓发布的公告,该公司达成的协议,不仅将长协价改为季度价,还将传统的铁矿石“离岸价格”改为了“到岸价格”。这意味着,钢铁企业不但失去了稳定的原料供应价格,在海运费上还将损失惨重。因为铁矿石巨头们在海运市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在签订协议价格之前推高海运费用。
根据日本钢企已经达成的价格协议,2010年的铁矿石价格将比2009年上涨近100%,再加上海运费用上面的损失,将大大推高中国钢铁企业的成本。成本的提高,自然将向下游传导,进而引起整个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上升,最终由消费者买单,并可能引起国内需求萎缩。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政府和中国钢铁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国际财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