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的钢铁产能预计达7亿吨,将明显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3月12日,武汉钢铁集团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签订转让协议,将斥资6846万美元收购中非基金持有的中利联60%的股份,从而获得利比里亚总量40.95亿吨铁矿项目的控股权。此前几天,武钢集团参股巴西EBX集团旗下MMX公司完成交割,获得其总股权的21.52%,成为第二大股东。
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告诉记者,在公司未来几年的海外战略中,购买矿产将是重要的一项,希望逐渐实现铁矿石的自给。去年,武钢集团已经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取得一些采矿权,锁定30多亿吨铁矿石,即使如此,公司仍有85%的铁矿石依赖进口。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消费国,但由于国内钢铁企业一盘散沙,有一千多家企业。过多的小钢企、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不仅让中国的钢铁企业在与铁矿石巨头谈判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这种无序状态还造成产能过剩、效率低下。
在去年初政府出台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
但在邓崎琳看来,国家虽然提出了钢铁业要加大兼并重组步伐的目标,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2009年,全球66个产钢国中,只有中国增产13.5%达到了5.65亿吨,其余65个国家则削减了30%左右的产能。2010年,我国的钢铁产能预计达7亿吨,将明显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同时,产业集中度依然很低。2009年,中国前五大钢铁企业——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钢、沙钢的钢产量1.65亿吨,仅占当年全国钢产量的29%,这和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前五强钢企产能占45%以上的目标相距甚远。
“不仅总量没有控制,淘汰落后产能也没有进展,还有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都没有达到要求。”邓崎琳认为,整合是大趋势,欧美等国家的钢铁行业同样经历过从无序到有序、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但在并购地方的小钢铁厂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职工安置、地方税收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同时起作用。
2010年,当全球钢材需求逐渐恢复,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已经准备大幅涨价,涨价比率甚至可能达到80%—90%。邓崎琳分析,如果最终铁矿石价格谈不下来,就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钢铁企业大面积的亏损;二是,钢材涨价,把成本压力传导给下游的汽车、造船等产业。
产能过剩、铁矿石价格过高,它们都扼住了国内钢铁企业的利润。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国内72家大中钢铁企业利润率近几年逐年下跌,2007年为7.5%,2008年5%左右,2009年只剩下2.2%。
走出去,寻找更多的铁矿石资源、将国内过剩的产能转化出去,成为武钢集团在严峻的产业形势下必走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