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钢集团在澳洲收矿进退两难 |
中钢集团在澳洲收矿进退两难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www.jswfgxs.com 发布时间:2010/7/4 阅读:648次 【字体:大 中 小】 |
作为中国在海外矿产资源收购的急先锋,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集团)眼下正面临着一次危机抉择。 危机来源于一个名叫恰那的澳大利亚铁矿(Channar)。这个年产量达1250万吨的矿山,是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中钢集团的前身)于1987年11月,与澳大利亚CRA公司(力拓公司前身)旗下专事铁矿石开发的哈默斯利铁矿公司(Hamersley)的合资项目。
无锡钢管有限公司现货销售:
在过去几年,恰那铁矿是这家进入财富500强的中国央企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记者从中钢集团内部获悉,由于20年的合约即将到期。此时力拓单方面提出了续约条件,将收取每吨10美元的资源费和服务费。这逼迫中钢集团陷入两难。接受不仅意味着利润尽失,还将承受未来铁矿石价格一旦回落,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 此时,令中钢集团名声大振的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Midwest)项目,不仅尚处于投产建设阶段,一度面临资金链紧绷的状态。 令人担忧的还包括,澳大利亚矿业投资已趋于饱和状态,中钢集团一度引以为豪的铁矿石包销业务,也面临挑战。如何重建并扩大海外市场,是中钢集团正在面临的考验。 这个中国最早且成功的海外资源项目,仍未能逃离铁矿石价格跌宕起伏的命运捉弄。当年,铁矿石市场正供大于求,冶金部甚至开会“强制”企业购买;如今铁矿石供不应求,市场力量翻转,“想买都不一定能买到”的中钢集团迄今为止最赚钱的项目,却被当年的合约潜藏的条款制约。 争执合资费用 中钢集团参与运营恰那铁矿的主体是中钢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中钢在其中占据40%股权,剩余60%股权归力拓持有。其管理方式是中钢和哈默斯利共同成立合资矿山政策委员会进行决策;目前,恰那铁矿所产全部铁矿石均由中钢集团包销到中国。 双方实质性合作从1991年开始,期限20年。 中钢澳大利亚公司前任总经理崔小飞,在2009年下半年,与力拓针对恰那铁矿延期谈判,进行了最后努力。 按照中钢集团的规定,总经理职务任期四年,再加半年时间的交接过渡期。崔小飞的任期原本在2008年底截止,但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的一句“你的任务就是恰那”,崔小飞继续留任澳大利亚公司。 2009年7月10日,西澳珀斯,经过数十轮谈判未果后,崔小飞与力拓铁矿石主管们再次坐在了一起,专门就恰那铁矿续约进行谈判。 力拓方面重申,合资双方“应重新审视资源费和服务费问题,争取尽快推出新合资方案”。 在此次会议上,力拓方面提出新方案要就以下七个问题做调整:股权结构、市场安排、延期资源量、服务费、资源费、简化管理、混矿及低品位矿开采。 遗憾的是,崔小飞在其2009年11月离任前,未能与力拓达成续约共识。唯一达成的一致点是,资源费和服务费是合同延期的重点,其他方面相对容易达成协议。 一位接近中钢集团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力拓开出的资源费每吨超过10美元,而中钢的底线是“10美元以下”。而崔小飞离任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法将恰那谈下来”。 复垦费是中钢与力拓迟迟未达成的另一费用。关于这一问题,双方僵持了近一年。 接任崔小飞的,是原中钢集团德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营。李营的主要任务,依然是与力拓达成一个令中钢集团满意的续约合同。 恰那铁矿最近的一次政策委员会会议在上海召开,时间是5月21日。掐指一算,恰那铁矿政策委员会会议至今为止总共开了90次。 第90次会议的重点和前几次没什么区别,依然围绕延期谈判展开。“优化合资公司结构,就签署新的采矿合同尽早实现突破。” 在第88次会议上,双方甚至就“合伙人解散”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中钢集团来说,最新的进展就是双方同意重新启动培训协议——恰那铁矿每年要为中钢培训5个学员。 不可能再找到的好项目 恰那铁矿石是当年中国钢铁官方机构一个投石问路之举,类似的合作在中国海外找矿历程中找不到第二家。 原冶金部一位副部长告诉本报记者,恰那铁矿石不但是开采成本低、含铁量(即品位)高的矿山,而且基础设施成熟,“在今天,不可能再找到这么好的项目”。 不仅如此,恰那铁矿在融资模式上,也受到澳大利亚财税部门的照顾。恰那铁矿采用的是有限追索的杠杆租赁结构,利用前期的税务亏损和投资减免等政府税务政策,大大地降低了融资成本。 一位矿业投行人士表示,在一个矿产项目的投资初期,采用有限追索的杠杆租赁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其吸收税务亏损偿还债务的特点,减轻前期现金流量的压力。 自恰那铁矿后,澳大利亚税务机构明确表示,不再批准完整项目的杠杆租赁融资,只允许对项目设备等部分进行杠杆租赁。 近几年,在铁矿石价格一路狂飙的市场行情下,恰那铁矿成为中钢集团的摇钱树。据本报记者了解,光是恰那一个项目,中钢澳大利亚公司在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就给集团贡献了超过2亿美元的利润。 这2亿多美元,还不包括中钢贸易公司将铁矿石倒给钢厂和贸易商的差价。2009年,铁矿石长协价和现货价每吨差价平均约10美元,恰那年产量1250万吨,这意味着,中钢贸易公司将恰那所生产的铁矿石包销出去后,每年能获得1亿美元的利润。 海外合资的致命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恰那铁矿作为中钢集团最赚钱的项目,中钢集团似乎没有理由不续约。 然而,中钢集团在恰那铁矿项目上,仅是合伙人身份,对项目运营的最大权利是产品包销权,在其他方面均缺乏强有力的话语权。而随着铁矿石市场由极冷到极热,中钢集团投入恰那铁矿的成本也水涨船高。 就资源费一项来说,在恰那铁矿合资初期,中钢并不用付给力拓资源费,2006年修改合同后,中钢付给力拓的资源费也就3-5美元/吨左右。。 如今,力拓突然狮子大开口,将资源费提高了近10美元/吨!这意味着,中钢将失去恰那铁矿大部分利润。 在中钢集团内部高层看来,如果同意力拓开出的高价费用,即使近两年盈利,但未来铁矿石供求发生逆转,中钢就难逃亏损命运。 宝钢集团董事长和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都曾对本报记者表示,3-5年后,铁矿石市场将从现在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但力拓涨价的态度相当坚定。力拓的理由是,看好中国长期铁矿石需求,澳大利亚资源税改革是一个趋势。 此外,近两年,尽管恰那铁矿吨矿开采成本低于预期,但整个项目的运营费却高于预期。 知情人士表示,“力拓要涨价,中钢要么接受,要么退出,反正恰那是一个成熟项目,每吨矿开采成本不到15美元,产品通过力拓本身的渠道一样卖得出去,还能自己赚差价。” 一位接近中钢集团高层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并不同意以高费用续约恰那铁矿,因为黄天文担心四五年后,铁矿石供求市场发生转变。 一位接近崔小飞的驻澳大利亚央企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看来,中钢与恰那续约的可能性极小。 澳洲业务面临考验 2008年9月,中钢集团获得中西部公司98.52%的股份,成为首家在海外完成大规模敌意收购的中国企业。中钢集团和黄天文一时声名鹊起。 在中钢集团内部人士看来,中西部矿业是黄天文的“孩子”,也是黄天文担任中钢集团总裁期间,最耀眼的成果之一。 “黄总把中西部矿业做好的决心很大。”一位中钢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然而,中西部矿业在去年金融危机时,渡过了一段异常艰难的时期。资金链紧绷一度影响正常生产。 到目前为止,中钢集团仅从中西部矿业运了两开普船铁矿石回来,中西部矿业的年产量不足100万吨,不到恰那铁矿的10%。 这意味着,中西部矿业还尚不够能力支撑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的业务,甚至对中钢整个澳洲业务尚未有任何业绩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李营接任崔小飞后,做了一起比较显眼的买卖——与澳洲矿业公司Brockman Resources Ltd.签订协议,未来五年将每年从Brockman进口1000万吨铁矿石,交易总价值60亿澳元。 据本报记者从内部渠道获得的消息,中钢集团计划对Brockman 30%至50%的产品进行包销,并争取在今年年底达成初步协议,从而为最终协议的签订做准备。Brockman计划2013年建成投产。 中钢与Brockman签订的上述“理解备忘录”,看似是中钢再度在澳大利亚买矿,但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是中钢“未雨绸缪的举动”,一旦恰那铁矿无法续约,又没有其他项目接上,中钢的澳洲铁矿石包销业务将会几近停滞。 此外,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的空间所剩无几,这对渴望获得资源的中钢来说,是一个坏消息;中钢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包销业务,将面临严峻考验。 这家渴望扩张的央企,目前已将触角进步一伸向非洲,尤其是南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