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同,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的“合唱”由过去两年来的“积极与适度宽松”搭配变为“积极与稳健”相配,意味着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而持续了两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逐步退出,国家宏观调控将不仅关注保增长、促就业,更关注防通胀、调结构和保民生。 无锡钢管有限公司现货销售无缝钢管|合金管|高压锅炉管|低中压锅炉管|结构管|流体管|化肥设备专用管|16Mn无缝管|管线管|石油套管|液压支柱管|螺旋管|不锈钢管|10#,20#、35#、45#、20G、27SiMn、35Cr、40Cr、12Cr1MoVG、15CrMoG等
财政、货币政策“合唱”意在调结构、防通胀
2007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明显,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较大。同时,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波和未来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主要股指出现较大波动。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央行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进入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并急剧恶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出口增速回落,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下降,经济出现下行风险。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截至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动用资金开发各地方基础建设,同时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加强对落后地方的援建;上调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包括提高部分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率;降低税收,增发国债,等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现为2008年10月份后,央行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2009年,央行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局,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
2008年~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实现高增长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产品”,即价格持续攀升,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被延迟,我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结构调整问题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根本,这需要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新的“合唱”演练。
“积极与稳健”搭配不仅立足于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重点在于要耐心解决经济结构这一长期问题,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政府支出不会再像“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那样,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而是要坚决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要加大财政投入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等“短板”进行补贴,利用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稳健的货币政策旨在确保稳定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要让非常时期的超常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不是货币政策全面收紧,而是根据经济环境变化灵活使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既要保证物价稳定,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也要提供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融资条件和环境。
2011年的GDP增长目标维持8%不变,这表明进行结构调整并不会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CPI目标预期为4%,高于2010年3%的目标,也高于历年的通胀预期水平。据报道,201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目标至少为7万亿元,略低于2010年的7.5万亿元,但并未大幅收紧,信贷控制仍然相对宽松。
此外,从近期各项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自2010年7月份以来持续上升,当年11月份已达到55.2%;进口增速反弹,2010年11月份我国进口增速为37.7%,比同年10月份提升12.3个百分点。2010年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7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处于历史高位;新增人民币贷款5640亿元,2010年前10个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共计7.4万亿元。这显示出,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向好,增长势头强劲,但总需求的增加会给物价带来进一步上涨的压力。
在近期物价持续攀升的环境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选择紧缩银根,而是上调了通胀预期目标。简言之,确保稳定增长仍然是2011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一信号在短期内,对钢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相对有利。近期,钢材期货远期价格的上涨则是这一信号实际效果的显现。但是综合来看,短期内通胀压力的加大会首先体现在大宗原燃料的采购上,导致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的抬高,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而成本压力传导是否畅通将决定钢价能否如预期上涨。
“积极与稳健”搭配给钢铁业调结构提供有利环境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合唱”,将给2011年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改善通胀预期会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钢铁企业转型和长期战略的确定和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关注扩大内需和民生领域,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主要钢材下游行业产销的旺盛会增加对部分钢材品种的需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2011年全国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00万套,这意味着其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达到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的20%。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3年,这将成为“十二五”期间钢材需求的一个增长点。
此外,“积极与稳健”搭配倾向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这给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理性地看,虽然国家将扩大内需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将转移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并严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但前期上马的项目仍将持续,其惯性将保证投资拉动的钢材需求不会在短时间内缩水,从基础上稳定了钢铁行业的整体供需形势。但综合来看,这些需求的完成难度和附加值并不高,很难成为钢铁行业摆脱目前生产经营不利形势的主要着力点。
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并将扩大内需放在“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于国内消费而言,具有巨大拉动作用的主要是汽车、家电等终端消费品制造业,以及居于产业链中端的机械制造行业,这些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将更加可观。作为钢铁的主要下游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与钢铁行业息息相关,在稳定下游行业用钢数量需求的同时,也对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求。机械、汽车、军工等行业对于钢材的需求相对较为高端,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高,并且以板材和特殊钢为主,这为钢铁行业品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近两年板材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市场价格偏低的情况有可能出现改观。但同时,这些行业的发展也无疑意味着对用钢要求的提升,这将成为钢铁行业进一步进行品种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此外,随着汽车、机械、家电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出口结构和附加值也将有所提升,这对改善钢材直接出口困难的情况,减轻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