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凤凰的浴火重生,德国钢铁行业已成功摆脱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衰退。尽管一开始多数人对需求的突然高涨感到很困惑,但事到如今,原因已似乎逐渐明朗:重视专业性和质量、与客户保持密切合作、相关制造业基础坚实。德国钢铁制造商唯一担忧的不利因素似乎只有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可能抑制增长。
无锡钢管有限公司现主导产品:结构管、流体管、高压锅炉管、化肥专用管、合金管、异型管、精密冷拔管、大口径厚壁管、机械加工用管。常备资源材质为: 10#、20#、35#、45#、16Mn、27SiMn、CrMo910、15CrMo、35CrMo、12Cr1Movg
德国钢铁协会主席凯克豪夫(Hans-Jurgen Kerkhoff)此前预测2010年仍会是困难的一年。他认为2010年粗钢产量仍将低于4000万吨,将是自1996年以来德国钢铁业在2009年创出3300万吨的历史新低之后的又一低值。然而,凯克豪夫的预测最终被证明过于悲观,德国去年实际的粗钢产量达到4400万吨,与2008年4600万吨相距不远,也相当于2007年4800万吨峰值的90%以上。目前市场对2011年的产量预期为4450万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德国从欧洲脱颖而出,实现强势复苏呢?
汽车业、机械工程业与出口“三轮”驱动复苏
答案之一是汽车产业。德国是欧洲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尤其是豪车。尽管2008和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来袭时,销售陷入停顿曾使汽车行业饱受重创,但市场很快就迎来了复苏的转机。
欧洲汽车销量的反弹得益于各类政府刺激措施。这些所谓的“以旧换新项目”令中小型汽车制造商受益最多,也是2009年德国汽车登记销量较2008年增长近25%的关键因素。不过,随着这些项目的退出,德国汽车销量也应声下降,2010年同比降幅将近25%。
更重要的一点是海外新兴经济体的客户大量进入汽车市场。在中国、印度等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较小的大国,富人阶层的壮大导致豪车需求激增,保时捷、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都是最炙手可热的购买品牌。汽车产量的意外大涨无疑使钢铁行业受益颇多。蒂森克虏伯、萨尔茨吉特和安赛乐米塔尔公司旗下Bremen钢厂的大部分高质量带钢产品供应汽车行业。最新的行业数据显示,德国国内汽车销售市场也出现了复苏,2011年初登记销量也十分可观。
此外,国际贸易的复苏不仅限于汽车销售。德国向来以生产各类优质制造业产品著称,这些产品的出口在国内投资疲软时也推动经济的复苏。
2010年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开始复苏,这点之前无人预料到。机械工程协会(VDMA)发言人称:“我们将2010年增长预期先从零调高至3%,之后又上调至6%,而最后实际增幅是8.8%。” 这一增长趋势将持续至2011年,原因是去年12月订单量远超同期水平,较2009年同期增长44%,而2010年全年同比增幅也达到36%。
中间商持乐观态度 钢材销售激增
德国当地钢材库存商表示,拜机械工程行业所赐,现在他们的生意。
钢材加工商和制造商的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受亚洲地区需求旺盛的推动,该行业协会WSM刚刚将今年增长预期上调至5%~8%。去年钢材加工业扭转2009年下跌25%的颓势,产量增长30%以上。未来产量的风向标———2010年订单量增长30%,平均产能利用率也在2010年底恢复到80%以上,接近危机前(2007年)85%的水平。
德国钢材库存商表示,2010年底市场出现一波强劲的采购行情,原因是库存商急需补货、而钢价涨势也难以逆转。
但本轮行情未能推动钢铁交易创出新高。市场人士仔细观察指出,原因在于市场平衡规则周全,库存也控制在合理水平。蒂森克虏伯欧洲公司的销售总监Massenberg称,德国带钢服务中心当前库存量约为160万吨,不及2008年250万吨峰值的2/3。但与当年相反的是:“我们并未察觉到库存流动过热的情形。”他说。调查也显示,多数钢材经销商都持相同观点。
关于前景,Knauf Interfer首席执行官Martin Muller-Frerich于近日点评道:“年末以来需求的确回升了不少,我预计今年上半年整个钢材行业的形势都比较乐观;虽然无法媲美2007和20008年的牛市,但也算很不错了。”
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制造业减排压力较大
然而前景并非一致向好,下游行业表现差异较大。虽然部分供应汽车行业的加工商已近满负荷运营,但供给厂房机械或其他大型项目的公司的开工率即一路走低。WSM表示,消费品制造公司不看好目前的经济形势。
制造商以中小型企业居多,由于钢材占其总成本的60%~70%,因此大都担心难以转嫁上升的钢材成本。一方面他们极易被钢铁供应商转嫁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他们极易被大客户,尤其是汽车业客户要求签订固定价格的长期合同。
但是,眼下德国钢铁协会主席凯克豪夫最担心的事情是即将面临的政治压力,尤其在二氧化碳排放管制方面。他表示,这种压力最终将迫使制造企业离开德国、迁往环保标准更低的国家;德国制造业刚刚出现回升迹象,眼下当务之急应该是留住国内生产力,而不是增添负担。
制造业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这一比例高于其他工业国,制造行业的迅速复苏使其走出了由金融市场制造的危机,也使德国成为了欧洲经济的引擎。
|